湖北日报讯(记者易雯、通讯员刘青松、程淇)“以往企业办用地要跑多个部门,费时费力。现在拿地即开工,大大节省了审批时间和审批费用!”近日,广水市百纳电器有限公司负责人对“用地清单制”改革赞不绝口。这是广水市多部门协同推进政务服务革新、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动写照。
发布会现场。(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易雯摄)
9月17日,广水市召开优化营商环境新闻发布会,通报当地提升政务服务便利度阶段性成果。
机制优化,让企业办事“快起来”
“不到半小时就拿到了营业执照和免费公章,太高效了!”在广水市政务服务中心企业开办专区,某商贸公司负责人王先生的体验,源于当地深化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改革的实践。
广水打破部门壁垒,将企业从准入到注销的33个高频事项纳入“一件事”清单,实现65个高频事项全程网办。企业开办7个环节“一次申报、即时审批”,最快半小时内办结并免费赠送5枚印章;餐饮、零售等行业推行“一证准营”乾盘配资,便利店、药店等9个行业实行“承诺即入”,“一业一证”改革更拓展至36个行业。
截至9月10日,广水累计办理“一件事”业务2.3万件,下发行业综合许可证544张,新增市场主体1.02万户,同比增长27%。
“用地清单制”同样为企业提速。自规局联合发改、住建、生态环境等部门,提前完成地质灾害、环境影响等15项评估普查,形成“用地总清单”随土地一并交付企业。今年上半年,广水成交的9宗工业用地全部采用此模式,企业拿地后无需重复审批,实现“成交即交地、交地即开工”。
数字化服务让便利度再升级。广水与湖南、江西等5地签订“跨省通办”协议,办理医保转移、户口迁移等业务上千件;推行“告知承诺容缺受理”模式,118个事项以信用代材料,审批时间再压减30%。
精准服务,为企业发展“添活力”
“小分队主动上门指导,把‘办证窗口’搬到企业门口!”湖北双子牧家居用品有限公司负责人感慨道。该公司作为招商引资项目,曾因审批手续而复杂犯愁,广水市数据局组建“企业保姆”,整合住建、自规等部门骨干力量,上门梳理材料清单、明确办理路径。
这是广水市推动服务从“普适性”向“精准化”升级的缩影。线上,“广水惠企一站通”小程序实现政策“一键查询、智能匹配、免申即享”;线下,政务服务中心设立惠企专区,提供“一对一”帮办服务,为企业提供全周期支持。
金融服务更是精准“输血”。广水市引导金融机构投放科技信贷2.82亿元、绿色信贷1.63亿元,在全省率先推出“气候贷”,探索“知识价值信用贷”等模式,发放贷款2.31亿元,助力“知产”变“资产”。
法治服务则为企业“保驾护航”。33个单位执法检查合并,400个事项实行包容审慎监管,推行“综合查一次”“扫码入企”“执法者变志愿者”;在镇办、企业设立调解组织,化解涉企纠纷368起,涉企行政复议案件下降42%。
创新试点,给产业升级提供“强支撑”
“专利不仅能转化,还能抵押贷款,让我们的创新有了‘变现’渠道!”手持专利转化协议,某科技型企业负责人开心地说。
面对专利转化痛点,广水市市场监管局通过“建机制、优服务、强融资”破题:联合专家上门指导,新增发明专利134件,高价值专利增长6.51%;推行知识产权服务“融站入所”,今年以来促成87项专利落地转化;开展质押融资宣传,实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7076万元,惠及8家科技型企业。
在改革试点领域,广水市同样成果丰硕。人社部门推动广水与孝昌跨区域劳动关系共建,统一合同文本与用工手册;自规部门推行“先租后让”供地,降低企业初始成本40%以上。改革红利持续释放,今年1-8月,广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.5%,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20.7%。
如今,广水以多部门协同革新为抓手乾盘配资,持续深化政务服务改革。从“用地清单制”到“企业保姆”服务,从“惠企一站通”到“气候贷”,一系列创新举措不仅擦亮了营商环境“金字招牌”,更让政务服务成为推动区域性支点城市建设的“强引擎”,为当地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。
富通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