俄罗斯经济命脉频遭重创 俄乌冲突打了三年多,俄罗斯在正面战场上看起来占了上风,但他们的经济后院却越来越乱。乌克兰军队从今年8月14日开始,用无人机反复袭击俄罗斯的炼油厂和港口设施,先是在伏尔加格勒、坦波夫、罗斯托夫和布良斯克这些地方得手,炸得油罐起火,燃料供应中断。 到了8月24日,连列宁格勒州的乌斯季卢加港也中招了,无人机直接瞄准储油区,同时还有一批无人机飞到库尔斯克州的核电站附近转悠,差点闹出大麻烦。 这些袭击不是一时兴起,已经持续了快8个月,从年初就没停过,直接打到俄罗斯的经济命脉上。炼油产能下降,港口堵塞,外贸收入直线掉,财政吃不消。 美国那边一看有机可乘,就在8月28日批准卖给乌克兰3350枚扩展射程攻击导弹,这些导弹能让乌克兰的打击范围更远,精准度更高。俄罗斯的经济模式本来就靠能源出口撑着,现在被这么一搞,油气收入短缺,预算赤字越来越大。 专家们说,俄罗斯的战时经济看起来热热闹闹,其实是靠军费开支拉动的,民用部门在减速,劳动力短缺推高工资,但高通胀又把这些优势吃掉。国家福利基金的流动资产在快速消耗,按这个速度,两年内可能见底。 油价又在跌,俄罗斯的部长们都公开承认经济快到衰退边缘了。普京的团队在杜马里面对批评声浪,民众对通胀和伤亡数字越来越不满。长期看,俄罗斯撑不住这种消耗战。
乌克兰民众信心背后的复杂心态 话说回来,乌克兰那边的人心还没散。根据8月22日的一份民调,有73%的乌克兰人还相信自家国家能赢这场仗。年轻人比老年人更乐观,高出8个百分点。 这数字听着鼓舞人心,但仔细看他们的“赢”标准,就有点出人意料。超过三成的人觉得,只要俄罗斯放回所有乌克兰战俘,停掉远程炮击,承认乌克兰的国家地位,就算是击败了对手。只有27%的人坚持要恢复1991年的边境线。 这说明啥?大多数乌克兰人现在更在意人命和安全,而不是一寸土地都不让。战俘交换一直进展顺利,就是因为这个优先级高,和谈虽然卡壳,但换人这块没耽搁。 民调显示,乌克兰人对战争的支持其实在变,从2022年刚开打时73%的人想打到彻底胜利,到现在2025年,这个比例掉到24%,一半人希望尽快谈判结束。公众心态在转向,更现实了点,不再那么一腔热血。 俄罗斯的宣传总说乌克兰是新纳粹国家,但事实是策略宝,乌克兰的领导层和军队在努力维持国际形象,美国甚至在2024年6月解除了对亚速旅的武器禁令,承认他们是正规部队。 这民调数字背后,是乌克兰人经历了三年苦战后的疲惫和务实,他们相信能赢,但定义的赢已经从领土完整转向生存和尊严。
亚速营老将直言前线困境 亚速营的创建者之一,前参谋长博格丹·克罗特维奇在媒体采访里说了大实话,这家伙是克里米亚人,2014年俄罗斯吞并家乡后,他就加入了亚速团。2022年马里乌波尔围困战中,他坚守阵地,后来被俘,关了几个月,2023年才换回来。 克罗特维奇直言不讳,说就算乌克兰马上动员10万大军,扔到前线去,最多在某个方向上改变两三周的局面,然后一切又回到原点。部队表面上在扩编,但旅级单位的实际编制率只有30%,战斗力严重不足。士兵装备短缺,训练时间短,扔上去就是炮灰。 他在8月12日公开信里对泽连斯基说,顿巴斯西南部的战线已经崩了,波克罗夫斯克和康斯坦丁诺夫卡一线是彻底的灾难,俄罗斯部队在推进,乌克兰单位面临大包围。克罗特维奇批评高层决策,储备被摊薄,单位四分五裂,动员资源分配不均,没有战略视野。 他不是在唱衰,而是点出系统问题:前线没储备,指挥部只能从一个地方抽调部队补另一个窟窿。亚速旅本来有极端右翼背景,但现在是乌克兰进攻卫队的正规旅,吸收了国民警卫队元素。 克罗特维奇的言论在乌克兰军内引起共鸣,其他军官也说,危机酝酿了一年半,乌克兰每天损失上百辆车辆和装备,步兵在苦撑。俄罗斯那边,北方集群指挥官拉平上将在8月21日被撤换,2022年他在哈尔科夫失利后一度下台。 普京给了他第二次机会,让他管列宁格勒军区,但他没能快速收复库尔斯克,在苏梅推进时卡壳了。新上来的尼基福罗夫上将想加强攻势,但乌克兰无人机还在本土袭扰,边境集结新部队,俄罗斯的压力不小。
冲突走向与潜在转折点 美联社在8月21日的报道里,不小心暴露了乌克兰一个导弹工厂的细节,照片显示工人组装部件,开源情报分析师很快就算出坐标,递给了俄罗斯那边。 结果,俄罗斯空军马上出动,导弹砸过去,炸了仓库和设施。这事挺诡异,乌克兰的远程打击能力刚加强,美国导弹刚到手,就被反击了。 俄罗斯的经济软肋暴露后,普京的团队在调整,但军费开支占GDP比重越来越高,达6%以上,挤压了民生。劳动力短缺严重,上百万俄罗斯人逃离,军事工厂工资高,但通胀吞噬了这些好处。 俄罗斯的国防部长和经济部长公开警告,经济过热,储备在耗尽,长远看无法维持当前节奏。乌克兰这边,虽然前线吃紧,但民众心态在适应,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加入乌克兰军队,从2022年开打时成千上万的志愿者,到现在还有零星报道。 俄罗斯的宣传机器总强调“去纳粹化”,把亚速营当靶子,但事实是,亚速现在是专业部队,西方媒体也区分了他们的军事和政治面。
冲突三年,俄罗斯损失了32万士兵在乌克兰土地上,经济衰退迹象明显:卢布贬值,国家石油基金空了,杜马里批评普京政策的呼声高涨。如果西方加大经济压力,俄罗斯的局面会更糟。乌克兰的韧性在,73%的相信能赢,虽然定义变了,但这股劲头还在。 亚速营的克罗特维奇在8月23日又发声,说大规模动员救不了场,前线没储备,指挥混乱。俄罗斯想在苏梅-哈尔科夫一线多拿点战果,消除乌克兰跨境威胁,但如果失败,未来不乐观。整体看,这场仗谁都耗不起,俄罗斯的软肋越暴露,越接近转折。
富通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